疫苗是战胜疫情最有力、最有效武器。大安市纪委监委积极响应全市接种疫苗“清明清零行动”号召,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下沉包保小区,督促小区居民“应接尽接”,全力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一是精准排查,科学分类。应疫苗接种“清零行动”要求,市纪委监委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由1名常委专职负责,抽调20名机关干部分成10个入户小组,在前期“敲门行动”“扫地行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原则,对包保的中广核小区309户居民疫苗接种情况再摸底、再摸排,针对排查情况按照有意愿接种、需要上门接种、暂缓接种、不适宜接种、拒绝接种等情形进行精准分类,建立首剂疫苗未接种和未全过程接种人员台账。
二是广泛动员,全员覆盖。清明时节,虽然室外气温还很低,但是市纪委监委干部的工作热情给小区居民带来了“温度”。他们发扬“小蜜蜂”精神,每天往返于单位和中广核小区之间,穿梭于中广核小区包保楼栋之内,白天敲门入户、走访摸排、宣传政策,晚上统计汇总、梳理信息,登记造册,摸清了全小区首剂疫苗未接种的有42人,其中,有接种意愿表示尽快接种13人,出行不便需要车辆接送6人,行动不便需要上门接种4人,暂缓接种、不适宜接种17人,拒绝接种2人。
三是一人一策,合力攻坚。市纪委监委坚持一人一策、分类指导,对有接种意愿的人员,及时帮助联系接种单位,预约时间,做到尽早接种;对出行不便的人员,由委机关派人派车,上门接送;对行动不便的人员,协调卫健部门安排专业团队上门接种;对拒绝接种人员,“一对一”“点对点”做其思想工作。经过一周的“艰苦鏖战”,全小区主动前往定点单位接种15人,安排专车接送接种6人,协调上门接种4人,除有基础性疾病等特殊原因不适宜接种人员外,小区内实现了首剂疫苗接种“全覆盖”。(大安市纪委监委办公室田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