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洮北区纪委监委在联合巡察、审计等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过程中,陆续发现多个财政预算单位存在建设项目多支付税金问题线索。经过认真分析研判,发现自2016年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此类问题在全区预算单位建设工程项目中发生较为普遍,造成财政资金大量流失。针对此类问题,自2022年2月起,区纪委监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财政预算单位建设项目多支付税金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起底摸排,精准查摆。区纪委监委根据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情况,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区财政部门针对2016年以来全区预算单位建设工程项目开展自查自纠,分类建立台账,逐一推进整改。相关纪检监察组指导区财政部门及时召开预算科室工作部署会议,分类组织全区各预算单位对本单位工程项目的工程结算书、结算凭证、缴税发票等内容开展自查比对,重点发现工程结算书与实际发票内容不符问题,积极收缴多支付税金,对存在问题的项目逐个建立台账,销号管理。
积极谋划,跟踪问效。研究建立全区预算单位建设工程自查自纠整改完成、整改中、无法整改“三个台账”。积极传导工作压力,紧盯区财政部门职能科室,不定时收取汇总台账记录、阶段性整改情况报告,实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对涉及资金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问效。截至目前,组织59个涉及工程项目建设的预算单位开展查纠整改工作,梳理缴税发票税率与结算审定税金不相符问题554个。累计指导、调度查纠整改进展情况60余次,推进整改项目382个。
紧盯难点,重点突破。对“三个台账”实施分类管理,组织精干力量,对“整改完成项目”开展“回头看”,督促推进“整改中”项目快速落实,针对“无法整改”项目重点督办。强化预算单位整改主体责任,组织对无法整改项目再分析、再研判,区分原因,分类破解。对“施工企业已注销”的,要求预算单位协调市监部门提供施工企业注销相关证明材料,核实企业法人去向。对“施工企业法人死亡”的,要求联系公安机关提供死亡证明。对“施工企业拒不归还”的,指导预算单位积极通过法律程序挽回损失。工作开展以来,推进整改难点项目102个,累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96.9万元。
完善举措,堵塞漏洞。针对区财政部门在基本建设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存在的管理、审核不到位问题,要求区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举措,调整工作模式,加强业务工作指导。探索委托评审模式、指导建设单位完善施工合同信息、加强日常审核把关、提升监督管理能力等方式,坚决防止多支付税金问题再次发生。同时,指导区财政部门建立评审工作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各类制度执行,全力提升评审工作质量,为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