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微信公众号

集中整治护民利 点点滴滴润民心——2024年白城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成效回眸

发布时间:2025-03-24 来源:廉洁白城

集中整治护民利 点点滴滴润民心

——2024年白城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成效回眸


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立案1498人,处分1536人,移送检察机关36人。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职能部门健全完善制度354个……


数据的背后,是决心,是态度,更是人民至上。


纪检监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纪检监察机关职责所在、使命使然。去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统一部署,惩治“蝇贪蚁腐”,推动纠风治乱,督办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护黑土地 守好大粮仓


隆冬时节,走进大安市四棵树乡南山湾村,抬眼望去,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地块分明、平整肥沃,机耕路直通田间地头,灌溉排水沟渠纵横分布。


“以前我们这儿是靠天吃饭,现在旱能浇、涝能排,种地心里更有底了,去年又是个丰收年……”面对前来调研监督的白城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村民们高兴地说。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如何确保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大论断。近年来,白城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平整土地、修建沟渠、改良土壤,让耕地焕发新活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资金量大,责任链长,风险隐患多。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监管、管护利用等关键环节,按照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联合农业农村局、审计局、公安局等部门开展交叉互检,发现问题105个,及时推动整改到位。


盐碱地是耕地重要战略后备资源,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自觉站位大局,将监督融入白城市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综合运用挂牌督办、提级办理、“室组地”联合办案等方式,严肃查处了市自然资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某某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推动该系统排查廉政风险点38个、健全完善制度9项。


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监督,“查改治”一体贯通,立案审查调查213件,处分208人,制发“三书一函”34份,推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31个。专项监督中,把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诉求作为出发点,在县乡村三级设置公开栏、信访举报箱194个,妥善解决群众信访举报25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个。


织密“三资”监督网 看牢群众“钱袋子”


“宝山村在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成功将村里24公顷林地发包出去,年承包费156万元,溢价134万元!村书记签订合同后,第一时间就发在微信群里了。现在村集体土地、林地发包多少钱,我们随时都能知道。”不久前,镇赉县哈吐气乡宝山村村民打开手机微信群,向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展示村务公开新变化。


此前,宝山村曾因村务公开不到位频繁引发群众上访,甚至村原党支部书记私自将村集体土地发包给自己,村集体利益受到侵害,群众意见大,该党支部书记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资源发包不规范、产权交易混乱,曾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白城市委推动基层创新“五步工作法”,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使用。市纪委监委主动融入监督,建立“市统筹指导、县具体落实、抓乡促村”工作机制,推动规范化监管举措落实落地。


“村里每年集体收入是多少,分别有哪些?”“这些收入用到了什么地方”“村集体资金收支情况你们怎么公示?”……为推动基层管好用好“三资”,市纪委监委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畅通举报渠道,全面起底问题线索,督促整改农村财务、经济合同、工程项目、综合服务等管理和民主议事程序不规范问题42个。充分运用“室组地”和“协作区”工作机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立案审查调查460人,党纪政务处分438人,组织处理124人。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深化标本兼治才是关键。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边查边改边规范,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长效长治贯通起来。洮北区、大安市纪委监委推动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规范化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扎紧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篱笆;洮南市将涉及“三资”的承包经营、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发包等纳入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减少权力寻租机会;通榆县督促推动研究制定《通榆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修订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议事决策、资产管理、项目管理、财务公开等制度。


靶向施治 狠刹殡葬领域歪风


2024年9月3日,白城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白城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回访,该中心在醒目位置设置了公示板,公示板上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举报电话、服务流程等内容一目了然。


从服务项目不公开、丧葬物品价格虚高、巧立项目乱收费,到挤干价格“水分”、收费透明、免费提供治丧必需品……这些变化都源于白城市开展的殡葬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今年以来,白城市纪检监察机关以审计反馈问题为切入点,对全市涉及殡葬行业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综合运用领导班子成员包案、“室组地”协作、交叉办案等方式,严肃查处一批重点案件,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4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9人,移送检察机关4人。


通榆县纪委监委针对“吃回扣”、捆绑销售、诱导消费等问题,先后发出8份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推动该县民政部门重新开展成本评估、规范采购程序,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整改后,群众一般性治丧费用平均降幅41.78%。


洮北区纪委监委结合查办殡葬行业案件,深刻剖析问题的原因及危害,督促推动该区民政系统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议,通报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教育引导该系统党员干部汲取教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为做好“后半篇文章”,白城市纪委监委紧盯殡葬服务、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内部管理等4个方面12项突出问题,推动各地民政部门、涉及到的责任部门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发现经营性墓地定价缺乏指导规范、违规转让殡葬商品销售权等问题105个,已推动完成整改92个;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督促市民政系统建立完善物资采购、廉洁从业、惠民便民措施等制度。


回应群众关切 办好民生实事


“方便快捷,太好了,不到半小时就完事了。”2024年9月10日,在学府社区不动产登记便民业务大厅,家住新城家园的刘大爷刚刚在家门口办完不动产证,面对前来回访的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他喜笑颜开。


据了解,去年3月份以来,市纪委监委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码上监督”平台得知“新城区约2万多回迁户不动产办证难”问题后,协调职能部门在学府社区临时增设便民业务大厅,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白城市委着眼解决民生诉求,聚焦一体推进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建立了“党委政府牵头、纪委监委协调推动、职能部门具体办”的责任联动机制。


解决10374户“无籍房”落籍问题;开展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排查问题687个,清退违规资金656万元;公积金贷款“一件事”一次办,解决“多头跑、反复跑”“办理时限较长”问题;65周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免费乘坐公交车、“刷”出幸福感,公交进校园为中小学生上下学提供方便;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801万元,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144位90周岁以上老人共领到补发的高龄津贴17万余元,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解决民生诉求问题2400余个,有效化解了一批积累多年的矛盾问题,全市信访举报量同比下降45.4%。


“我们将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深入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和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白城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王鸿鹤 陈亮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