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来,白城市洮北区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及省市纪委工作要求,以“紧、严、实”的工作举措,推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一、“紧”字为先,坚决推动专项整治走细走稳
洮北区纪委监委强化领导、精心安排,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切实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走细走稳。一是紧张有序贯彻推动。先后召开2次常委会,传达学习全省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和全市专项整治自查自纠、督查抽查2个工作方案精神,并及时向区委常委会做专题汇报。同时,按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牵头成立全区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由区委巡察办、区发改局、区审计局等9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领导小组成员,按照任务分工积极落实要求,坚决扛起主管监管责任。二是紧扣重点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根治腐败这条主线,聚焦自查自纠、督查抽查、案件查办、以案促改等重点工作,紧盯“关键少数”、基层粮库、购销储环节等重点人和重点部位,从提高站位、压实责任、明确措施等多方面对专项整治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建立问题线索和案件查处台账、受处分处理人员台账,切实突出整治重点,细化工作举措,全面压实压紧工作责任。三是紧密联动形成合力。坚持“一盘棋”思想,领导小组全面统筹专项整治全局,主管监管部门横向协作,巡察、审计部门共同发力,将联动协作机制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单兵作战变为兵团出击,单向发力变为多方共赢,力争实现工作统筹、信息共通、整改共促、成果共享,促进各方监督力量贯通融合,推动专项整治力量攥指成拳,着力提升专项整治工作的质效。截止目前,先后组织召开专项巡察、审计工作调度会4次。
二、“严”字当头,坚决惩治粮食腐败清仓见底
洮北区纪委监委明确要求,将案件查办形成震慑挺在前面,并贯穿专项整治始终,充分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一是从严拓展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对2010年以来反映本地区粮食购销领域的问题线索以及巡察、审计、专项执法等移交的问题线索,开展清底式“回头看”。同时,充分运用纪检监察举报电话和网络平台等手段,多渠道获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线索。制作了《洮北区纪委监委关于粮食领域腐败问题举报方式公告》,在市、区相关媒体上发布。截止目前,区纪委监委信访室收到涉粮问题线索1件。二是从严深入挖掘涉粮腐败问题。充分发挥巡察审计利剑作用,加强巡审联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挖掘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线索。区委巡察办派出1个巡察组,对原粮食局等3家单位党组织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决策部署和履行职能责任情况进行“政治体检”;区审计局积极开展专项审计工作,全面审计原粮食局、商务局财务账目及洮北粮食收储库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总体情况。截止目前,专项巡察审计发现3类7个问题,已移送区纪委监委涉粮问题线索6件。三是从严从快查处涉粮腐败案件。聚焦专项整治重点,加大问题线索处置和核查力度,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紧盯“靠粮吃粮”的人和事,紧盯基层粮库等重点部位,紧盯粮食购销重要环节,严肃查处腐败窝案串案,坚决让粮仓腐败见人、见事、见根、见底,坚决将粮食购销领域的“硕鼠”“蠹虫”清除出去。专项整治以来,共立案4人,采取留置措施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三、“实”字托底,坚决保证系统施治见行见效
洮北区纪委监委强化责任担当,坚持边查边改边治,以实现粮食购销领域长效长治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深入基层走访,摸清粮仓实情。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深入到区粮食局以及国有粮食收储库走访调研,对2010年以前洮北区原粮食局管辖的8个国有粮库主库、2个分库、1个酒厂、1个养殖场的运营情况进行摸底。对2010年以后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的情况进行排查。二是抓好“两个方面”,亮出监督实招。一方面,开展“拉网式”自查自纠,督促粮食主管监管部门制定自查自纠工作方案,梳理关于粮食购销方面的职责职能和近年来履行主管监管责任方面的情况。截止目前,粮食主管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共发现问题8个,已按时限完成整改。另一方面,开展“滚动式”督查抽查。采取滚动方式深入粮食主管监管部门、国有粮食企业,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抽查。截至目前,发现在贯彻落实和制定配套制度方面存在不到位问题,已督促整改并完善相关制度3个。三是坚持“四个结合”,提升治理实效。坚持“四个结合”,即把查办案件与堵塞具体制度漏洞紧密结合起来、与强化监督监管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警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健全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做到办案、整改、治理一体推进,办案、监督、警示贯通协同,找出制度障碍和机制梗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从根本上消除一切阻碍制度执行、影响治理体系能力的消极因素,着力推动粮食购销领域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