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微信公众号

第三届“清廉鹤乡”廉洁文化镇赉县获奖作品展播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镇赉县纪委监委

2020年,在白城市第三届“清廉鹤乡”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中,镇赉县委组织部张永明散文《以史为鉴,修身明志》荣获诗歌、散文、小说类三等奖。


以史为鉴,修身明志

——回望镇赉县嘎什根乡郝福茂、赵德民烈士事迹

 

今年是全市“警示教育年”,为发挥廉洁文化启迪思想、纯洁心灵、净化风气的熏陶作用,白城市开展廉洁文化精品工程。我有幸以此撰文,通过叙述家乡郝福茂、赵德民烈士的革命事迹,回望老一辈共产党人坚守信念、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不时让我所思所想所感。

我党是有革命传统的政党,他们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无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每当想起他们,我都会让他们的英雄事迹所感染感动,那些在战火中永生的英魂,为祖国大地的壮美河山留下了一段段永远难忘的红色记忆。

每当晨曦初露,灿烂的霞光就能映照到巨大的白色花岗石,在霞光中焕发出熠熠光彩。这里是神圣的地方,纪念着曾经战斗在这片土地上,为革命事业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烈士,这里就是镇赉县嘎什根乡大乌兰吐村的郝福茂、赵德民烈士纪念碑。

回忆这段革命历史要从赉北县说起,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东北迎来了胜利的曙光。1946年3月,我党领导的辽吉行政公署将原大赉县洮儿河以北的地域划出,成立了赉北县,县政府设在五棵树,受上级委派,郝福茂和赵德民两位同志分别担任赉北县嘎什根区工委书记和区长。郝书记一到任便深入基层,他察民情、解民忧、听民意、帮民困。通过广泛走访调研,他深刻感受到百姓生活疾苦,特别是地主豪绅剥削农民利益、鱼肉百姓,淳朴善良的农民辛苦劳作一年,收获的果实眼睁睁的被地主阶级掠夺,看着农民的心血和汗水付之东流,郝书记心里很不是滋味。郝福茂反复与赵德民等同志研究讨论,宣誓一定要改善嘎什根区农民的生活环境,坚定执行我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坚持“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得到应有的实惠和利益。

由于当时土匪猖虐,国民党反动派联络土匪打击我党政权,使当时的局势极不稳定,后他们成立“光复军”与我党长期反复较量,赫赫有名的“智取威虎山”就是其中的片段。可想而知要想落实土改政策,在当时情况下是很难的,这会触动地主阶级利益,会给我党这个新生政权带来极大挑战。

1946年7月29日,就在这一天,郝福茂书记、赵德民区长带领区中队战士,去大乌兰吐屯处理孙地主家的土地案件,混进革命队伍中的反动分子趁外出之机,勾结50余名土匪,于当晚闯进区政府,抢走枪支弹药,然后赶到大乌兰屯,将郝书记、赵区长先后杀害。得知消息后,当地农民无不痛哭流涕,倍感交加之际将两位烈士遗体安葬在屯南。随后不久,烈士遗体转到赉北县火化。1947年镇东县与赉北县合并,各取第一个字成立镇赉县。建国后,镇赉县政府为纪念解放我县地区牺牲的英雄,特修建烈士陵园,郝福茂、赵德民两位烈士骨灰移至于此。历届县委班子每逢重要节日都前来拜谒,以此来秉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使命,建设美好家园。1966年12月,当地群众(大乌兰吐村)又在原墓地修建一个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以示缅怀。改革开放后,白城市文物局在郝福茂、赵德民烈士牺牲处的房屋改建成了烈士纪念碑,近年来有许多人慕名前来瞻仰。

望着烈士的墓碑,我的心情如此沉重,采一把金黄色的山菊花捧在烈士的墓前,一片灿烂的阳光也洒在了这里。站在当年烈士英勇牺牲和长眠的地方,没有烈士生前的照片,没有人讲述他们的音容笑貌,但是他们英勇生动的形象却在我的脑海里鲜活起来。这让我想起曾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多少英雄儿女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这片黑土地的和平与安宁。同样,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也没有人能讲述他们的光荣事迹。但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冲锋陷阵、一往无前、矢志不渝就是他们的光辉形象,虽然他们的名字不曾在历史书里,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不会忘记他们的铮铮誓言,这是我们一代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革命战争岁月已经远去成为历史,如今的镇赉县一派祥和景象。读史使人明智,回顾历史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我们脚踏烈士的足迹,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拼搏进取,勇往直前。